新手主人在購買或領養貓狗前,往往會有很多疑問。漁農自然護理署為有意飼養貓狗的主人解答了一系列常見問題,希望市民以合法的途徑順利獲得與期望相符的寵物,免墮騙局。
不一定。寵物價格較低,可能因為寵物來自非法途徑,如本地或境外不合規格的劣質繁殖場。然而,來自劣質繁殖場的寵物大多身患疾病,就算能夠救回患病的貓狗的性命,主人亦要負擔高昂的醫藥費。
相比網上來歷不明的無牌賣家,香港目前所有合法經營動物售賣商業務的實體寵物店,均須領有由漁護署簽發的「動物售賣商牌照」,並嚴格遵守發牌條件,確保動物活動空間、衞生、通風等要求符合規定。店鋪當眼處亦會清楚展示有關牌照。
漁護署亦會定期及突擊巡查,若發現持牌人或處所不遵從牌照條件或營業守則,有機會吊銷有關牌照及提出檢控。一經定罪,最高可判罰款50,000港元。消費者若注意到任何可疑或違法行為,亦可致電1823舉報。
持牌寵物店在政府系統內有清楚詳細的持牌人資料,追究責任相對容易。相反,網上寵物賣家處於虛擬世界,身份及地址均無法確認,令買家和執法人員難以得知處所地點及真實環境,變相難以追究。
網購寵物時,不論是透過網店或社交平台,消費者都需承受較高風險。一來買家無法直接檢查寵物或其處所的真實狀況,二來執法當局亦難以追查背後神秘賣家的身份,令消費者難以追究。買家應尋求合法的寵物來源,並嘗試通過各種方式確認寵物的健康狀況。切勿在未曾看見實體動物前付款,包括支付訂金、按金或繳付任何費用等。社交平台和網頁中貌似本地的網頁、電話或 WhatsApp號碼,都不一定在本地登記或使用,變相難以追蹤。
要辨別寵物的疫苗紀錄之真偽,可檢查以下幾點:
動物生病,很多時候用肉眼難以察覺。售賣牌照規定,所有貓狗須在供出售之前不超過30日接受獸醫檢驗。漁護署建議市民在購買貓狗後在數日內帶牠們接受獸醫檢驗。
可致電1823向漁護署舉報。
透過社交媒體或網上平台購買的寵物,買家除了容易被騙或很大機會購獲患病寵物外,亦可能會助長走私活動,不少無牌賣家會安排從境外偷運寵物到港,變相無意中支持了走私活動。另外,網購寵物亦可能會助長損害動物福利,因為網上出售的寵物很可能來自環境惡劣的非法繁殖場,缺乏基本的衞生設施和適當的醫療照顧,動物長期被困在狹小骯髒的籠中,生理及心理上均受到不必要的痛苦。
請考慮領養代替購買!
查詢熱線 (1823)